6小时紧急抢救,死神却步
概要:3月15日下午,产妇王女士在顺利娩出孩子后,突发呛咳、烦躁、胸闷,血压降至60/30mmHg,心率达到190次/分,根据临床表现,手术医生苏玲娣、吴爱明迅速做出判断: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有产妇“致命杀手”之称。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产后半小时之内死亡,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产后一小时死亡。最近,一名产妇突发羊水栓塞,市第一人民医院多科联手——
6小时紧急抢救,死神却步
“感谢医务人员的救命之恩。”3月23日,术后顺利闯过肾衰关、感染关的“羊水栓塞”产妇王女士望着一旁熟睡的宝宝感慨不已。
3月15日下午,产妇王女士在顺利娩出孩子后,突发呛咳、烦躁、胸闷,血压降至60/30mmHg,心率达到190次/分,根据临床表现,手术医生苏玲娣、吴爱明迅速做出判断: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达85%的产科并发症。由于防不胜防,发病后变化急骤,令产妇甚至妇产科医生都闻之色变。
“抗过敏、解痉、气管插管、抗凝、防止肾功能不全、扩容……”没有丝毫犹豫,手术医生立即展开抢救。与此同时,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副院长仲崇俊即刻赶往手术室,医务处迅速召集妇产科、麻醉科、ICU、心内科等多科专家,一边会诊,一边共同参与抢救。在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的同时,抢救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保证各种抢救药品、血液和检验结果能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手术室,检验科、血库、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也都投入到抢救队伍中,一路绿灯。
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会引起诸多严重并发症,一是羊水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肺动脉高压,造成呼吸衰竭;二是羊水中的促凝物质会引发凝血功能障碍,由此产生大出血、DIC、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至猝死。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产妇的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心率慢慢降至正常,血压、呼吸也渐趋平稳,终于脱离了险境。
“出现羊水栓塞后,产妇的生死往往只在一瞬间,所以赢得时间十分重要。”参与抢救的市一院妇产科主任刘曼华介绍,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虽然在分娩过程中采取了预防措施,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发生“羊水栓塞”,所以王女士的脱险从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产科医生及早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用药,而抢救这样的高危患者,相关科室的通力协作也成为打赢这场战斗的关键性因素。
“如果医生诊断不及时,如果抢救条件不充分,如果没有这么多科室保驾护航,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如果’成为现实,现在都可能是另外的景象。”即将出院的王女士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