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机能不全的可能病因
概要:
关键词:子宫颈机能不全;病因
子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是指在没有宫缩的情况下,子宫颈由于解剖或功能缺陷而导致妊娠无法维持,出现流产或早产,该疾病在我国孕妇中的发病率为0.1%~2%。随着“三孩”时代的到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临床上主要根据典型的症状、病史或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1]。因此,系统性地分析子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将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该类孕妇,从而有效地改善母儿预后情况。
子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部分研究认为其病因可以分为先天性病因及获得性病因。
3.1 先天性病因 子宫颈作为子宫的一部分,由双侧米勒管融合而来。若米勒管发育不良或孕期接受某些致畸药物,将导致先天性生殖系统结构发育异常,从而影响子宫颈功能,形成子宫颈机能不全。另外,某些罹患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的患者可能存在胶原蛋白合成或组装障碍,导致子宫颈基质发育不良,形成先天性的子宫颈机能不全[1-2]。该类患者妊娠后易患自发性流产或早产,如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及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14-17]。
3.1.1 结构发育异常 米勒管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子宫及子宫颈发育异常,如子宫颈缺如、子宫颈发育不良、单角子宫等。这些结构异常可能破坏子宫颈的完整性,从而导致子宫颈的闭合功能受损,引起子宫颈机能不全。胎儿期暴露于己烯雌酚可能导致生殖系统发育异常[18]。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孕期使用己烯雌酚导致女性胎儿成年后发生子宫颈机能不全的风险增加,提示己烯雌酚与米勒管的发育异常有关[19]。
3.1.2 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 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是一种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遗传性疾病,根据突变基因的不同,该病可以分为11个亚型。致病基因突变导致胶原蛋白代谢异常,患者常表现为皮肤过度伸展、血管组织脆而易破裂、关节活动度增加、心脏瓣膜发育异常等[20]。据统计,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患者的早产及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升高[21-22]。其中COL5A1、COL5A2及COL3A1基因的突变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而COL5A1基因的无功能突变将导致患者胶原蛋白合成障碍及功能异常,这类患者容易出现子宫颈机能不全[23]。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是一种多基因突变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其常见的突变位点包括COL1A1、COL1A2、CRTAP及LEPRE1。基因突变导致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缺陷、骨胶原生成不足、骨基质减少,病变不仅限于骨骼,而且还常累及其他结缔组织如眼、耳、皮肤、牙齿等。主要症状包括病理性骨折、巩膜变蓝、牙齿变薄及听力下降等[24-28]。一些临床研究发现,患成骨不全综合征的孕妇发生早产的概率明显升高,部分胎儿患成骨不全综合征的健康孕妇也容易并发早产及胎膜早破。这一现象可能与成骨不全综合征患者胶原蛋白合成缺陷有关,胶原蛋白合成障碍可能导致子宫颈组织结构异常,形成子宫颈机能不全[29-31]。
马方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疾病,病变可累及骨骼、眼部和心血管系统[32]。这类患者FBN1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受损,细胞外基质蛋白生成障碍[33-34]。据临床研究统计:罹患马方综合征的患者发生自发性早产的概率明显升高,且早产的原因可能与该类人群易患子宫颈机能不全有关[35-38]。
3.2 获得性病因 子宫颈机能不全的获得性病因主要包括:手术及外伤破坏子宫颈基质结构的完整性、感染及炎症损伤子宫颈上皮的完整性。二者均可使子宫颈的承重能力及闭合功能受损,进而引起流产、早产等症状[2-3]。
大多数获得性病因跟子宫颈的手术或外伤相关,多为医源性因素。部分子宫颈病变患者需要进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手术或子宫颈锥切术,术后子宫颈组织减少,功能受损,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这类患者更易出现子宫颈机能不全及自发性早产[39-40]。另外,多次子宫颈扩张及刮宫、引产或急产导致的子宫颈裂伤亦可造成子宫颈内口组织结构缺失,最终发生子宫颈机能不全[1]。
另一方面,子宫颈上皮屏障完整性受损也是导致子宫颈机能不全的常见原因。完整的子宫颈上皮屏障是预防阴道上行感染的基础,如果这层屏障遭到破坏,将导致子宫颈闭合功能受损,进而发生早产。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通过阻碍小鼠子宫颈上皮分泌透明质酸钠诱发宫腔感染,观察到大量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聚集于子宫体及子宫颈。这些入侵组织的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可以破坏子宫颈胶原蛋白结构,从而导致小鼠发生子宫颈机能不全[8]。另一研究发现:B族溶血性链球菌能分泌透明质酸钠降解酶破坏子宫颈上皮表面黏膜保护层,阴道感染扩散至子宫颈基质导致炎症物质浸润子宫颈,致使子宫颈闭合功能受损,出现子宫颈机能不全[41]。
综上所述,子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包括先天性病因和获得性病因,其病理改变可以分为子宫颈基质结构受损和子宫颈上皮完整性受损。子宫颈机能不全的经典临床症状为孕中期无痛性子宫颈扩张,然而一些孕妇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因此,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颈内口扩张程度也是子宫颈机能不全的一个诊断指标。对于子宫颈基质结构完整性受损的孕妇,子宫颈环扎术通常可以帮助孕妇延长孕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但对于继发于感染或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来说,行子宫颈环扎术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42]。